大宋汴绣【清明上河图】
大宋汴绣【清明上河图】
大宋汴绣【清明上河图】
“老家河南”——《针线绣人生 汴绣》
大宋汴绣【清明上河图】
汴绣版《清明上河图》前门首亮相

汴绣

  汴绣,古称宋绣。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北宋东京(今开封)设有“文绣院”,专为帝王嫔妃及达官显贵绣制衣服及其他装饰品。“文绣院”主要绣品有绣画、绣额、珠帘、绣伞、绣毯以及皇室用的御袍、龙旗等,具有工艺精细、生动逼真等特点。当时民间刺绣也很盛行,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绣品交易市场,“近佛殿占两廊皆绣姑卖绣作”。饭庄酒楼也是“珠帘绣额,灯光晃耀”,到处是“彩楼相对”、“绣帘相招”、“锦绣交辉”的景象。
  汴绣的代表作有《清明上河图》和《百骏图》等。《清明上河图》长525厘米,宽25.5厘米,将700多个不同形态的人物、20多只破浪行驶的船舶、90多头牲畜、500多座古代建筑,维妙维肖地体现在绣制品上,使绣品上的人物、动物、建筑物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浓厚的民间色彩。
  另一幅代表作《百骏图》,长216厘米,宽29.5厘米,采用了汴绣传统的疏悠针绣百马、创新接针绣松树、滚针绣柳树、细乱针绣草地、蒙针绣小树等八种主要针法,使画中草地、河水、古松、翠柏多姿多彩,百骏栩栩如生,充分表现了草原上浓厚的生活气息。

百度百科

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9238号 黔ICP备17008023号-2©特博-测试版